近日,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牵头单位,通过多学科团队远程联合协作及双向转诊模式,成功挽救一名骨盆严重骨折合并空腔脏器穿孔的急危重症患者,展现了科技赋能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的协作新路径,为患者点亮了生命之光。
依托医联体,打破“时空”限制
当日,我院医学影像中心医师在为大竹县德汇中西医结合医院提供远程影像诊断时,发现一名患者骨盆严重骨折,并存在盆腔积血、积气等危急征象,高度怀疑空腔脏器穿孔,遂立即启动“危急值报告制度”。经远程指导后,鉴于患者病情危重,该院迅速启动转诊程序。我院急诊医学科接诊后火速联动,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并协调骨病中心、普外科、介入医学科、医学影像中心、ICU等科室组建多学科团队(MDT),进行救治方案研讨,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借助多学科,提升“救治”效率
患者送入我院后,立即进入ICU,输血、止血、抗感染、抗休克、稳定内环境、术前准备,完善腹主动脉全程CTA以排除腹腔大血管损伤、完善骨盆三维重建以明确骨盆伤情等处置。在手术过程中,多学科MDT专家团队对病情变化进行了再次研判,发现需急诊行“逆行尿路造影”以排查尿道损伤。影像中心仅用20分钟精准完成造影,为明确诊断争取了黄金时间。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正接受进一步治疗。
整合多资源,推动“医疗”下沉
此次救治行动中,医联体远程会诊机制与危急值报告制严格执行,为患者赢得了救治“起跑线”。医联体建设发展让患者少跑路,专家和信息多跑路,在对疑难病例上,实现专家远程组团会诊,切实让基层群众低成本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
接下来,我院将不断优化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当好“龙头”,发挥“旗舰”优势,充分下沉优质医疗资源,从学科建设上、人才队伍上、医疗技术上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同步提升各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从点到面辐射区域医疗机构,筑牢广大群众生命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