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纠结药品服用方法的时候?或者因担心正在使用的药品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而头痛不已?如果有,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相关知识吧。
今天介绍的是药品包装中的核心部分——药品说明书。它不仅仅是我们药品信息最基本、最主要的来源,更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它好比机长手中的飞行手册,自驾旅行中的北斗导航。接下来我们就好好说说这位“安全卫士”。
在用药前,你一定要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但因其涵盖的内容较多,有些内容需要有专业背景才能看懂,我们普通百姓主要了解以下几点就行。
注意给药途径
即该药是内服还是外用,是肌肉注射还是静脉输液。外用药,右上角会标注“”字样。外用药不得内服,内服药特殊情况可以外用。其实药品名称里面就大有玄机,一般有“注射用”或“注射液”字眼的,一般都是肌肉注射或静脉用药;片剂和胶囊一般都是口服,一些特殊使用的“外用片”或“阴道胶囊”等需要严格按照说明来;像硝酸甘油片、速效救心丸之类在抢救心脏病患者应急使用时,一般采用舌下含化的方法;而在预防心绞痛发作时,则可以采用常规口服的方法。
注意药物用量
一般说明书都会直接告诉患者一次吃几片、一天吃几次。但有些药品剂量需要计算。如:一次50~100mg(毫克),一日100~300mg(毫克),我们必须先清楚它一片是多少mg(关注“规格”字样)。另有小儿药品,医生往往是根据孩子体重计算出来的,你需要把握的就是严格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嘱托用药,观察药盒标签上的小数点时千万可看好了,这点很重要哟。
注意不良反应
“是药三分毒”,一种药在产生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通过了解这些不良反应,我们就会心中有数,遇事不惊。例如:我们常见的胃粘膜保护剂枸橼酸铋钾胶囊,服用本品期间口内可能带有氨味,并可使舌苔及大便呈灰黑色,停药后即自行消失;偶见恶心、便秘。一些常见又轻微的不良反应,在治疗结束后就会停止,如在用药后深感不适当立即停药,并及时到院咨询,医生会根据情况及时调整用药。
留意注意事项
一些药物使用后会产生大便或者尿液的变化以及使用中可能出现的特殊事项等,例如我们缺铁性贫血使用铁剂(如多糖铁复合物胶囊)服用后可能产生黑便,是由于铁未完全吸收所致,不影响用药。我们的抗结核药物利福平胶囊服用后,大小便、唾液、痰液、泪液等可呈橘红色。这都需要我们细心留意用药过程中身体的细微变化,在我们可能遇到的情况下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
注意贮藏方法
药品一般都是在室温、干燥、避光处保存,但也有例外。如胰岛素在开封前需要冷藏,在开封后可以在常温下保存一个月。一些益生菌、疫苗或者血液制品也是对储藏温度有一定的要求。
注意药品有效期
需经常查看,不使用过期药品。
使用复方制剂时因多留意成分是否有叠加
我们最常见的复方制剂就是感冒药,复方制剂的感冒药一般都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俗称扑热息痛)的退烧成分,如果自行选购非处方药要多留意是否有相同或类似成分,避免药物过量,引起不必要的肝损伤等有害事件。
除此之外有些特殊情况,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超常规用药,而说明书上又未这样写,这时你要牢记医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药品说明书也并不是完美无缺、一成不变的。由于不同人群遗传方面的差异和不同病程对药物反应性的差异,同一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药品说明书不是唯一用药依据,临床医生也会根据专家共识或临床指南来指导,为患者开具科学、合理的药物。当然,最后的最后,请一定谨记医生嘱咐,必要时联系医生或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