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 达州第一例造影FFR指导下的冠脉支架植入术在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成功完成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量:更新时间:2019/11/28 10:12:37
 

将一根细如发丝的压力导丝伸入心血管内,经过精准的数据测量,便可测定出FFR(心肌血流储备分数)。从而,以精准的FFR数值作为科学依据,指导医师据此判断是否需要对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植入人工支架。

11月22日,我院率先在达州成功开展这一国际先进的FFR术(冠状动脉内压力导丝直接测量血流储备分数术)。至此,我院心血管介入诊断步入精细化,同时也代表着达州冠心病介入治疗精准时代的到来。

很多年来临床上一直是通过冠脉造影等影像学和形态学的方法指导冠脉介入治疗。实际上,单纯的影像学和形态学指导冠脉介入治疗存在很大的缺陷,因为不能精准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功能学意义上的心肌缺血。研究结果表明:中度狭窄患者(狭窄率50-70%)仅凭造影图像,会有1/3的缺血病人会被忽略,错失PCI治疗机会;重度狭窄患者(狭窄率>70%)仅凭造影图像,会有20%的病人会被过度治疗,多放了支架,其实这类病人可以延迟血运重建,标准的药物就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近年来随着功能学检查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血流储备分数(FFR)标准的建立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

FFR(冠状动脉内压力导丝直接测量血流储备分数)手术中

54岁的琼阿姨近一个月来被反复活动时胸闷困扰着,发作时还伴有大汗淋漓,为进一步诊治来到我院就诊。冠脉造影显示,血管弥漫性狭窄,需要介入治疗。从影像学上看,需要3枚支架植入才能解决现有的血管严重狭窄问题,同时会产生高额治疗费用。

为确定患者的心肌缺血是否需要植入多枚支架,我院决定采取更精确的测量方法(FFR),从功能性角度分析狭窄病变,为病患提供更精准的介入治疗策略。经心内科方翔副主任医师及魏飞主治医师反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在征得其同意后,决定对琼阿姨施行造影FFR指导下的冠脉支架植入术。

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由心内科冯胜红主任医师指导科室冠脉治疗团队给病人施行了介入手术,手术历时1个小时。经过FFR(血流储备分数)测量,检测结果显示,患者病变处最终仅需要植入1枚支架即可,最大程度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也避免了过度治疗。

术后,病员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活动时胸闷、大汗症状缓解,目前已康复出院。


精准测定,避免过度治疗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造成的病变,会引起血管的狭窄和堵塞。

我院心内科主任冯胜红介绍,目前冠脉造影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决定是否行支架植入术的关键。冠脉造影可用于诊断冠脉狭窄,但其仅凭肉眼判断,在评价狭窄程度时无法提供精准的数据,也无法确定该狭窄是否会引起缺血。由于冠脉造影在评价狭窄病变和心肌缺血关系中的准确性不高,常常会高估病情,很容易导致支架植入在临床中过度使用。

冯胜红主任医师表示,以前在慢性稳定型冠心病方面可能存在过度治疗,而对于临界病变也可能存在治疗不足的情况。从目前相关数据来看,FFR可以帮助我们去区分哪些患者是真正需要介入治疗的,很多患者在行FFR测定后,避免了支架植入,只需服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

我院此次成功开展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测定,不仅填补了全市对此项技术的空白,更是我院在“过度医疗、检查及药品费用高”问题专项整治过程中,与医疗业务发展紧密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弥补因技术和设备导致过度治疗的漏洞,从而减轻群众就医经济负担。


FFR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四大作用”

1、FFR(血流储备分数)是判断冠脉临界病变是否需介入手术干预的必备手段;

2、FFR(血流储备分数)是治疗心肌梗死、分叉病变、弥漫性病变等病变的首选方法之一,FFR在有多支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非常大,可以降低常规治疗的盲目性,减少患者的支出;

3、在有左冠状动脉主干病变的情况中,FFR(血流储备分数)可以帮助临床医师进行更合理的治疗决策;

4、FFR(血流储备分数)可以更精确地了解血流动力学特点,弥补冠脉造影的缺点,避免过度医疗。

(心内科)